悟見講綱:真正的道在這裡 (求道篇)180723
一、体天應人闡真道
濟公老師説
步步腳踏實地 事事中規中矩
念念不忘己職 時時體天應人
人生的旅途,有甘也有苦,修道旅程,何嘗不是一樣!只要你有堅強的意志,你有為蒼生奉獻的抱負,相信必能得到天助。
二、三分鐘熱度不夠
濟公老師説
如果徒兒,只有三分鐘的熱度,一切都將變為虛浮,珍惜你們有限的時日,創造光明的前途。
三、有道品就有人品
濟公老師説
做人要有人品,修道要有道品。講起來,人品道品都是一樣的,你修道若沒有人品、道品,行再多的功,開再多的佛堂,渡再多的人,一點功德也沒有,明白嗎?
做人要有人品,修道要有道品,那你的成就是一定的,為師給你保證,將來一定可以成道。
四、何謂真布施
濟公老師説
何謂佈施?把我們的心捨出來,捨在濟世救人的事上。如果你這顆心捨不出來,那又能捨什麼呢?你捨錢有用嗎?
如果說,你拿錢來佛堂就有很大的功德,而毛病脾氣一點也不改,那這道是假的,你也不用相信這個道了。
修道就是把脾氣毛病捨去,這才叫佈施嘛!
五、守佛規即是持戒
濟公老師説
佛家有佛家的規矩,家庭有家庭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規矩,你來到佛堂有守佛堂的規矩嗎?如果有照這樣做,也是算持戒的一種。
六、忍辱功夫不能少
濟公老師説
有人的地方,就有是是非非,要免除是非,就得看你忍辱的功夫好不好?
你看透一切了,把一切的仇恨放掉,不記在心上,多找時間回佛堂聽課,多聽講師講解,就能把一切,不好的事情化掉,這就等於做了忍辱的工夫。
七、精進修道不能少
濟公老師説
既要修道,就不能原地踏步。孔夫子說「精益求精」,就是要修道的工夫,一天比一天進步,毛病一天比一天少,習性一日比一日早去除,這才是真正做到,精進的工夫。
八、何謂真正的禪定?
濟公老師説
把兩條腿盤起來,就叫禪定了嗎?什麼是禪定呢?真正的禪定是「一心不亂、淨念相繼」,而不是兩腿盤著、眼睛閉上!
你如果能時時刻刻,保持「一心不亂、淨念相繼」,成道的機率就高了。
如果你能一心不亂、淨念相繼,智慧就能顯現出來。
九、六度萬行消冤孽
濟公老師説
修道如果沒有以六度萬行作為助力,比較容易受到,前世冤債的阻礙。所以修道要拿出智慧、信心,只要不懷疑、勇往直前,一定可以突破萬難。
十、不可糊塗破齋戒
濟公老師説
徒兒啊,如果有一天你的身體不好,醫師叫你要開齋,你該怎麼辦?有沒有人說身體比較重要,身體好了才可以修辦道,所以就勉強吃一點吧!有沒有?
你們要研究素食的營養成份,請醫生找相同成份的素食替代品。每位醫生的醫德與用心不同。
他不一定會告訴你,那帖藥有哪些成份,他只會跟你說非吃不可,那時你該怎麼辦?這得自己清楚的認定啊!
悟見老兄註:千萬不可破戒,休聽邪人胡説話。
十一、上天沒放棄衆生
濟公老師説
徒兒啊,修道不怕慢,只怕站。你能夠體會一分,就得到一分。上天從來沒有放棄過你們,就怕你們自我淘汰,
如果上天要放棄你們,首先就讓天昏地暗,萬物不生,讓人心顛沛流離,可是上天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眾生。
十二、萬教歸一皆求道
濟公老師説
萬教到終要歸一,一歸根本,根本就是道,既是如此,何來的分別?世間的宗教與人事紛爭,都是人心的作祟。
十三、道就是回赤子心
濟公老師説
修道的宗旨,是要復回赤子之心,小孩子的天真無邪,
請問,你喜歡跟深沉不露的人在一起,還是跟沒有心機、開朗活潑的人在一起呢?
如果你喜歡,跟沒有心機的人在一起,你的心就要先天真起來,別人才會喜歡你;如果眾生都不靠近你,你怎麼廣結善緣呢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