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ue" title="資料" style="font-weight: bold;">道義資料
  • 天命書
  • 简繁
  • 搜索
    查看: 2325|回復: 0

    悟見講綱:吉人自有天相 (心法篇)

    [複製鏈接]
    345mp3 發表於 2017-12-22 20:55:25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    悟見講綱:吉人自有天相  (心法篇)

    一、吉人自有天相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吉人閑靜少言     吉人和氣安詳
    吉人淡泊明志     吉人淳樸敦厚
    吉人知足常樂     吉人成人之美
    吉人行圓智方     吉人善與人同
    吉人為所當為     吉人止於至善

    二、找好處是天堂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人生是自己的,能夠掌握自己的心念,才掌握自己的人生。每天都注意糟糕的事情,保證你的人生一定很糟糕。專門看人家不好的,這輩子就不好了。所以才說:「說好話有力量,找好處是天堂。」

    三、要孝順父母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我們要像對親密愛人一樣,對待父母,所謂「親由我孝壽由天」,哪一天父母不在了,我們心裡沒有遺憾,這樣不是很好嗎?所以現在就要改變,要有很大的決心毅力,還要有很大的恆心。

    四、多体諒父母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父母的改變,是因為我們的改變,他們沒有改變,是因為我們做子女的,改變不夠。

    凡事反求諸己,要求自己,不要去責怪父母,我們習性已經很重了,父母年紀比我們長,他們習性,是不是比我們更重啊!我們要改變自己,已經很不簡單了,父母要改變更不容易。

    五、靜一靜少說話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沒事不要講很多話,
    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    舌動是非生,口開神氣散』。一開口講話,神氣就一直耗散。舌頭動的時候,是講人家好話比較多,還是是非比較多?

    當然人與人之間,有時候吐吐苦水,也是人之常情,但是講得太過之,會損耗自己的德行,也會讓我們跟眾生,結下惡緣。所以沒事情的時候,讓自己靜一靜,少說話。

    六、吉人淡泊明志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「吉人淡泊明志」要很淡泊,明白自己的志向在哪裡?欲望很重,那很可憐,一直在追求外在的東西,就沒有辦法,頃聽內在的聲音。

    七、交有德性的朋友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要選擇對我們德行,有幫助的朋友,自然在我們人生路上,也會有很大的助益。至於財富,或物質上的享受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氣,你不用心機,時間到了自然就會出現。

    八、要有隨喜的心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老老實實地做人、做事,每一個人的機緣不同。人家好的時候,不必去忌妒他,自己好的時候,也不用很驕傲,這一切都是過眼雲煙。我們要有隨喜的心,看到人家好,替他高興,也是有功德,是什麼功德?隨喜功德。

    九、改毛病互相体諒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我們要把長處,盡量發揮,短處把它改變。人不可能沒有缺點,既然來到這個紅塵,肉體多多少少,都會有毛病、脾氣。所以就要互相體諒,

    我們說人家不好的時候,自己想一想,我自己是不是,也有不圓滿的地方。大家有成人之美嗎?看到人家好,做善事覺得很好,沒有忌妒的心嗎?

    十、吉人行圓智方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「吉人行圓智方」,在外面處世,都很圓融,但我們內心有一把尺,有我們的原則。
    在外面,不要處處跟人家起衝突,如果跟人家建議,人家不接受,就是他福氣問題了。

    為你好,如果你接受了,就是你很有福氣,如果你不接受,就是你的福氣,還沒有來到,是你人生的學習過程,還沒有到達那裡。所以說,不是人家不好,以後用這種觀點,來待人處世,自己會過得,比較開心一點。

    十一、吉人善與人同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「吉人善與人同」,人家做善事,就好像自己,做善事一樣很開心。自己做了善事,能夠跟別人一起分享;

   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,能夠抬高別人,才是真正有修養、有本事。一個只會打壓別人的人,不是真正有本事,聽懂嗎?要記住,能夠成全別人,能夠抬高別人,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    十二、吉人為所當為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「吉人為所當為」,該做的事要去做。父母如果做錯了,我們要委婉地勸諫,而不是像教訓小孩一樣,用罵的。

    在佛堂的前輩,如果有衝突,我們一樣委婉地講,私底下去講。想要得到尊嚴,是每一個人,最原始的追求,想要得到人家尊敬,是人最原始的渴望、渴求知道嗎?

    十三、吉人止於至善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「吉人止於至善」,該止的時候就要止。至善的地方在哪裡?就在我們的「佛性」,我們常常要回歸,最原始的地方。

    剛剛講了,不要胡思亂想,把心收回來,三分鐘、五分鐘,讓自己靜一靜,萬緣放下,把心收回來。當你清靜,一念不生的時候,就跟仙佛菩薩在一起。

    十四、多來佛堂幫辦

    濟公老師説

    年輕人,要鼓勵他們,多出來佛堂幫辦,其實兒女修道,受益最大的是父母。聽了道理就會孝順,聽了道理就不會頂嘴,就改變了,愈來愈溫柔。

    所以性理心法,要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聽,讓自己很深刻地改變,讓道理常駐自己的心頭,當道理變成我們的習慣、性格之後,就不容易變樣了。
    回復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    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    den" name="usesig" value="" />

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手機版|正宗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    GMT+8, 2025-8-8 07:56 , Processed in 0.020458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    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    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