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白陽法門天道 (道學篇)
一、天道是天命法門
濟公老師慈悲
白陽修士所修持的是佛願、天命法門;而天道所強調的是天命,若無天命存在,則無殊勝可言。
天命就是佛的願力,本師彌勒佛所修持的是慈心,亦即慈心三昧。
二、天道真義要深入
濟公老師慈悲
而白陽修士,所希望的是,將來回到天佛院內院,即佛門所謂的兜率天,因此,對自己的法門應深入探討,勤加修持,以達心性光明。
三、明師一指已超生
濟公老師慈悲
佛陀四十九年說法,所講的只有「空」而已,破除我執才能達到空。
而明師一指已然超生,但是接著就要破累世的宿習,去煩惱障,否則還是不能了生死, 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。
所謂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
四、破除斷滅悟性空
濟公老師慈悲
這是一般人將身、心視為「有」, 已落於「常」(永遠存在),是為斷滅,而斷滅乃因緣合和而成,沒有至性而有名相。
又謂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則是將身、心視為「無」,而非斷滅。
五、精進達真空妙有
濟公老師慈悲
今日既要精進,就必須先達到空(無)的階段,然後再有,之後才能真空妙有,所謂不經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羅漢階段無法證菩薩,所以要按步就班,修行的法門,由小乘而進入大乘,由內心修為開始,有時俗世、語言甚至都要去掉,但亦非全部不要。
六、慈心三昧下功夫
濟公老師慈悲
所謂慈心三昧,乃唯心識界,由心識下手,轉識成智。其方法在去我執,眾生我執太重,故無法破繭而出。
我執即我相,亦即內心所存的一切知障---
-對於上下四方的宇,古往今來的宙,有自以為是的宇宙觀,認為我所知道的都是對的。
七、用感恩破除我執
濟公老師慈悲
事實上,人們皆受無形的支配,而不自知。
故我障不除,無法達到圓通,雖是捨去一切而來修道,但還不能捨去名利,摒棄人事上的有無,而令此身成為名利的奴隸,執於人事的是是非非。
欲破我執就需時存感恩之心。
八、了我們的使命
彌勒祖師,乘願下世而來普渡眾生,並將要在世界上成就佛;
老師濟公活佛領天命普渡三曹,掌理道盤,
是一個結緣法門;
而白陽修士,則是開路先鋒,旨在修道了緣。
九、罪業本空了使命
濟公老師慈悲
因緣結得少的好修道,而因緣既然結了,也不要怨天尤人,盡自己的本分了緣就是。
至於如何了?由「心」著手,當中切忌有法執,若一心念著,我有罪我要了罪,也是一個障礙。
有言:罪福本空應無住,心能造業心能轉業,業性本是空。
十、修心以達覺悟
濟公老師慈悲
有德不在年高,無智空長年歲。智慧者處處能覺,由修道的過程中覺察,達到修道的最後目標覺悟。
在求道的當下每一個人均已明體,只因知障而無法悟空,故要時時觀照,由心由潛意識下手,轉而步入空境。
十一、無住相同註天盤
濟公老師慈悲
而且能夠無住,不在善惡福罪當中偏浮,
如此才能把持得住,堅定信心持之以恆,
以永不退轉的道心,向前開創,祈求能夠同註天盤,完成三曹普渡的大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