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無爭近於道
一、聖人不爭古今存
濟公老師説
大道不爭,天地歸祂所有、萬物歸祂所有,聖人不爭奪,結果擁有的是古今長存。
你們大家呢?爭的是什麼?是地獄、人、有形的一切,這樣便是劃地自限,是自己給自己建造一種牢籠而已。
二、無爭近於道
老子説
「上善若水。水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」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夫惟不争,故無尤。
〔道德經〕第八十一章說:
「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」
三、上士無爭
清靜經:
「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」。
四、上下爭利國危矣
孟子梁惠王篇
孟子見梁惠王。王曰:「叟!不遠千里而來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?」
孟子對曰: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王曰:『何以利吾國?』大夫曰:『何以利吾家?』士庶人曰:『何以利吾身?』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。
五、忍他讓他不管他
昔日寒山問拾得曰:
世間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賤我、惡我、騙我、如何處治乎?
拾得云:只是忍他、讓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、再待幾年你且看他。
六、無爭無憂無煩惱
彌勒佛説
老拙穿衲襖,淡飯腹中飽,
補破郝遮寒,萬事隨緣了。
有人罵老拙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老拙只說好;
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;
涕唾在面上,隨他自乾了,
我也省力氣,他也無煩惱,
這樣波羅蜜,便是妙中寶。
若知這消息,何愁道不了。
七、無諍三昧即是道
佛經上説
無諍三昧,佛教用語,華語「無諍」。三昧,華語「正定」,就是入了禪定之意。
「無諍三昧」,就是無我人、彼此高下、聖凡之分,一相平等。連真空亦無住,若有住者,即有對待,便生諍論,長繫生死矣。
八、 諍即失道意
六祖壇經
此宗本無諍,諍即失道意,執逆諍法門,自性入生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