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孟子的天道思想(心法篇)180405
一、求其放心是求道
孟子說: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
二、天性是良知良能
孟子曰:
人之所不學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
三、仁義之道即良心
孟子説
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,及其長也,無不知敬其兄也。親親,仁也;敬長,義也;無他,達之天下也。
四、盡心知性即知天
孟子説
孟子曰: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
存其心,養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夭壽不貳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
五、萬物皆備于我
孟子曰
萬物皆備于我矣。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。強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
六、人有道而不知道
孟子曰
行之而不著焉,習矣而不察焉,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眾也。
七、不失義不離道
孟子曰
尊德樂義,則可以囂囂矣。故士窮不失義,達不離道。窮不失義,故士得己焉;達不離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
八、達則兼善天下
孟子曰
又曰:古之人,得志,澤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見于世。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
九、中天下而立
孟子曰
廣土眾民,君子欲之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所樂不存焉;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樂之,所性不存焉。
君子所性,雖大行不加焉,雖窮居不損焉,分定故也。
十、仁義禮智根于心
孟子曰
君子所性,仁義禮智根于心,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體,四體不言而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