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清明節掃墓的由來(孝道篇)180402
悟見註曰:內容節錄自「道法自然」网站
一、話説秦朝末年
相傳在秦朝末年,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,大戰好幾回合後,終於取得天下。
二、劉邦不見父母墓
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,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,卻因為連年的戰爭,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,墓碑東倒西歪,有的斷落,有的破裂,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。
三、劉邦尋找父母墓
劉邦非常的難過,雖然部下,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,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,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。
四、劉邦用紙片尋墓
最後劉邦從衣袖裡,拿出一張紙,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,緊緊捏在手上,然後向上蒼禱告說:「爹娘在天有靈,現在風刮得這麼大,我將把這些小紙片,拋向空中,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,風都吹不動,就是爹娘的墳墓。」
五、劉邦找到父母墓
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,果然有一片紙片,落在一座墳墓上,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,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,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,刻在上面。
六、劉邦清明祭祖墳
劉邦高興得不得了,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,而且從此以後,每年的清明節,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。
七、民間逢清明祭祖
後來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間的百姓,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,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,並且用小土塊,壓幾張紙片在墳上,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