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通過末後的考關
一、真道有真考
濟公老師說
真道真考驗心田 末後一著智慧顯
此時乃逢末劫日 智慧大考大收圓
徒兒各個皆受考 末後考驗堅心間
道場考驗真假判 真道考出真良賢
天鼎地爐為考驗 逆境遇考驗心田
二、末後考驗㈠
濟公老師說
考爾三清與四正, 考爾佛規禮節全;
考爾修道否圖利? 考爾是否爭道權?
考爾辦道否違愿? 考爾是否懺悔焉?
考爾修道否假意? 考爾修道否誠虔?
三、末後考驗㈡
考爾品性否涵養? 考爾火候德性全;
考爾辦道否堅定? 考爾內心否有偏?
考爾心地光明否? 考爾內心否定堅?
考爾對道否奉行? 考爾言行否有偏?
四、末後考驗㈢
考爾承上及啟下, 考爾道念否正焉?
考爾是否明真理? 考爾是否謀己權?
考爾是否導後進? 考爾是否遵前賢?
大考小考大大考, 順境逆境考心田;
五、末後考驗㈣
順考逆考及魔考, 不受魔考不成仙;
無緣大慈為宗旨, 同體大悲為標杆;
考爾是否離道遠? 考爾德行否法天?
一切考驗天用意, 體天應人過難關。
六、末後三大考關
濟公老師說
末後三大考關:
㈠是是非非 ㈡七情六慾 ㈢神通法術
過關靠智慧與志節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上天寸功不昧,纖過必察。
七、末後考關如何過?
濟公老師慈悲:
聖事難事辦得成 所謂擔當
順境逆境衝得過 方顯襟度
喜怒無常穩得住 方算涵養
取捨進退忍得下 可現氣宇
利害得失看得破 端看操守
死生禍福認得透 始見志節
八、九轉金丹渡考關
濟公老師送給徒兒的九轉金丹
三不離:不離道場,不離前賢,不離經典。
三不倒:不被貧病潦倒,不被名利考倒,不被人事考倒。
三不忘:不忘佛心,不忘金線,不忘愿立。
九、認理而修應考關
濟公老師說:
修道是要認理而修,將來末後大考,你若不認理而修,你認形象可以嗎?糊塗!
你若不認理而修,卻走入旁門左道,你就會輕而亡身,知道嗎?你們身為各個領導者,或是壇主、或是講師,自己都不明理,會誤了人家。
十、怨煩之心不可有
濟公老師說
徒兒們若起了不耐煩之心,或怨恨之心,那你這張考試卷,就填錯了,就不及格了。
你們的罪過,要怎麼求 老母赦罪?懺悔兩個字從哪裡來啊?修道人在此時此刻,如爐中煉丹一般,千琢百煉,能煉出來的,才能成一顆救己救人的丹,知道嗎?
十一、莫負老師期望
濟公老師說
為師豈忍徒受考, 徒兒忍耐更心堅;
為師愛徒心不忍, 望徒切莫退道焉;
末後考驗考智慧, 內考外考之歷煉;
望徒自強合力量, 同心協力化大千。
十二、莫辜負天恩
濟公老師說
修道挫折多,賢徒挫中求,考驗難忍難受,莫問為什麼?春花豈能常留,順路豈進佛國,風雨熬煎我,人上的賢儔。
困窮與患難,乃上天磨煉一個人的最高學府,此學府非盡人皆能入。幸遇者,乃上天厚我之甚也。若不於此求得精益,而心性受用,乃辜負天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