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孔子之求道(求道篇)180405
一、孔子問禮於老子
孔子適周,將問禮於老子。
二、老子勸孔子求道
老子曰
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,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。
三、世間一切皆虛幻
老子說
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。
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
(史記・老子韓非列傳第三)
四、孔子聽老子求道
孔子求道後,非常高興。
孔子讚嘆曰:
朝聞道夕死可矣
五、猶龍之嘆讚老子
孔子説
孔子去,謂弟子曰:「鳥,吾知其能飛;魚,吾知其能游;獸,吾知其能走。
走者可以為罔,游者可以為綸,飛者可以為矰。
至於龍吾不能知,其乘風雲而上天。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」
(史記・老子韓非列傳第三)
六、執中為儒家心法
孔子祖述堯舜説
堯曰:「咨!爾舜!天之曆數在爾躬,允執厥中,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」
七、用其中能成聖人
孔子説
子曰:「舜其大知也與,舜好問而好察爾言,隱惡而揚善,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,其斯以為舜乎!」
八、堯舜禹心法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傳承
又舜傳禹曰: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」
註:「中」為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、顏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相傳之心法。
九、孔子的潔矩之道
孔子説
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
四書大學篇説
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能安、能慮、能得。
註:這就是一念一行,完全不離規矩,完全合乎德。
十、孔子傳道於弟子
顏回得一善,則拳拳服膺。
子曰:「參乎,吾道一以貫之。」
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,門人問:「何謂也?」
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十一、得天道不容易
孔弟子(子貢)説
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
註:言性與天道,就是心法,乃代代祖師,心心相印的正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