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求道後悟到什麽? (求道篇)
一、歲月易逝感觸多
濟公老師慈語
徒兒們,一年很快就過去了,人生也是如此,一晃就消逝了,可是在這一晃當中,卻有太多的感受了。
二、天增歲月人減壽
濟公老師慈語
在這一年當中,必須因為春、夏、秋、冬不同的季節,而換上種種不同的衣服,短袖、長袖、毛衣。
因此,人既生活在世間,就必須受到種種的束縛、不自由與無奈,之後,一生也就隨著這些時光的流逝,而流逝了。
三、人生要有体悟
濟公老師慈語
你們看到流水,有沒有悟道啊?沒有!因為你們是凡夫,是不是?人家孔聖看到水在流動,就體悟到上天似乎是在跟他說法:「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」,
就像人生,一去不復返,是不是?所以,徒兒們,一年過一年,莫要白髮一根接著一根,卻一點悟性也沒有!
四、增長智慧回本心
濟公老師慈語
修道也一樣,修了一年再一年,得有悟性,智慧得增長再增長,才能夠悟出人生,才能夠安撫,你這個飄浮的心。
五、道理是助人解脫
濟公老師慈語
聽道理是給人寄托用的嗎?不是的,是用來助人「解脫」的。不要認為修道這件事,是對死亡的一個寄托,應該是對死亡的一個解脫,是在追求
Important: PHP 7 will be removed soon. Please switch to PHP 8 in your control panel.
生的一個「解脫之道」呀!
六、求道後要悟道
濟公老師慈語
徒兒們既進入我門,點了那麼一點,有沒有去悟悟看啊?徒兒們,是否要進來了解它的內容?還是只要在外面看一看、觀一觀,就說你們是佛門弟子了?徒啊!要悟一悟啊!
七、經典印証一指點
濟公老師慈語
道本無言,但古聖先賢,為使後人有所體悟,故用文字記載,而千經萬典,其實只在印證明師一指點。當下開悟,則沒有任何瑕疵,無我無他。
八、明師一指才是道
濟公老師慈語
文以載道,今天所講的文字,言語是不是「道」?你若透過文字,了解了它的涵義,那才是真的,而不是執著於文字、外表、形象。
所以為師說三言兩語,還是道不盡真道,就算為師今天說的再多,或是默默不云,依舊無法訴盡,惟有徒兒們一心體會實踐,才能夠得到道的精髓。
你得到明師一指的那一點,就是真的。
九、經典文字不是道
濟公老師慈語
難道說「道」,只是研究幾本經典,就是道了嗎?經典是用來印證道而已。你們卻只是在經典上「鑽」,就是沒有想到要在靈性上「鑽」。
十、道的妙用無窮
濟公老師慈語
當你專注地,投入一件事情時,你就會發現「道」的妙用。而你是否曾經在做事時,突然產生許多靈感?
並且是好奇怪的靈感,讓你做得更好,如果有,那就是真正的妙用。
十一、道理要會活用
濟公老師慈語
不要以為自己,經典充實得多好,就可以當聖人,那是靈性的妙用、是活生生的、很活動的,要能真正的「活用」,那才是真正的聖人。
道理是要靈活運用,融會貫通。一理可以貫通所有問題,這就是真道。
十二、迎向新的一年
濟公老師慈語
人生在世都得跨年,跨年代表什麼意思 ?-「迎向希望使人歡喜」
若不能把握當下,何以期望未來,人人都知生命可貴,否有為自己生命倒數?
倒數中,是積極還是消極面對,自己否能深深思量,得此人身不容易 用愛來看待這世界,
十三、完成上天使命
濟公老師慈語
周遭一切人事物,乃上天賦予爾們, 亦是爾們自己創造,明白來此為何? 莫要空空轉一回,
身體健康,心靈安泰,方能迎接,上天所交待種種任務,知其可貴當珍貴,智慧顯現 ,自然處之泰然,明白嗎 |